长龙航空科普研学教育项目:为学生提供沉浸式科普盛宴|第七届“中国服务”·旅游产品创意案例(9)
2024年11月,中国旅游协会启动第七届“中国服务”·旅游产品创意案例收集工作,此项活动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与踊跃申报。迄今,协会已收集到一批新颖独特、具有创新精神的“案例”。即日起,我们将陆续选登这些“案例”与大家分享,敬请关注!
案例名称:长龙航空科普研学教育项目
申报单位:浙江长龙航空有限公司
浙江长龙航空有限公司(简称:长龙航空)创立于2011年4月19日,2013年12月29日开通客运,总部位于杭州,在西安、成都、广州分设西北、西南、中南分公司,下设长龙(杭州)航空维修工程有限公司、长龙(杭州)航空模拟机训练有限公司等全资子公司,拥有国内国际、客运货运全牌照运营资质,是浙江省唯一的本土客、货综合运输航空公司。航空研学项目独特地借助了公司全面的生产环境、运营流程及维修实践,为学生提供了一场沉浸式的科普盛宴。通过亲历这些真实的业务场景,深入浅出地传授航空知识,激发探索欲,拓宽视野,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领悟航空领域的奥秘。


首先,基地注重实地探访与亲身体验,让学生能够深入到AOC大厅、飞机模型展示区、云上机场公园等实际工作场所,直接感知航空业的实际运营情景,品尝航空餐点,从细微处感知航空文化的底蕴。通过飞机静舱参观、维修机库观摩等环节,学生能亲眼目睹飞机维护保养、飞行前准备、航行情报服务、空中交通管制等各个环节的工作实景,并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亲手触摸各类先进的航空设备,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深度融合。
这种深度体验式的学习方式,对青少年具有多方面的积极影响。一方面,它极大地拓宽了学生的知识视野,加深了他们对现代科技特别是航空航天技术的认知与认同感;另一方面,通过实践操作训练与团队协作任务,有效提升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对于怀抱航空梦想、有志于未来从事相关职业的青少年来说,参与这样的科普研学活动无疑是一次极其宝贵的职业启蒙与生涯规划实践。

长龙航空科普研学基地已获得《中国民航科普教育基地》、《浙江省航空航天科普教育基地》、《杭州市儿童友好实践基地》、《杭州市中小学生研学基地》、《萧山区中小学生研学旅行基地》、入选文旅部研学品质提升试点单位等多项权威认证,彰显了其在科普教育领域的专业实力与社会影响力。

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全力推进安全宣传“五进”工作,在全面增强公众的风险防范意识、安全应急处理能力和自救互救技能。针对青少年这一未来社会的主力军,长龙航空尤为重视航空知识的校园普及。在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等重要节点,公司会精心策划并实施一系列航空安全知识进校园活动,在让孩子们从小就树立起牢固的安全观念,培养他们对我国民航事业的兴趣与热爱。
例如,长龙航空空保支队猛龙特勤组走进绍兴市兰亭中学,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航空安全知识进校园”主题活动。活动中,特勤组成员凭借丰富的专业知识和实战经验,以生动有趣的讲解、互动体验的方式,向学生们深入浅出地介绍了航空安全的基本知识,包括飞行原理、飞行安全规定、应急处置方法等,使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收获了宝贵的知识,提高了他们的安全意识。

此类活动的开展,不仅是长龙航空履行社会责任、普及航空知识的具体行动,更是其民航青年员工展现使命担当的重要平台。他们以专业、热情的态度,将深奥的航空知识转化为易于理解的教学内容,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航空观,激发他们对蓝天事业的向往,为我国民航事业的未来发展播下希望的种子。
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关爱特殊群体,在提供优质科普研学服务的同时,长龙航空积极回馈社会,积极参与公益行动。为阿克苏地区特殊儿童特别策划科普研学活动,通过前期与手语教师进行专业名词的沟通,确保每位孩子均能无障碍参与,充分展现了其对特殊教育的尊重与支持。这种以人为本的服务精神和社会责任意识,赋予了长龙航空科普研学活动深深的人文关怀气息。


助力老少边红地区教育拓展,长龙航空积极服务于老少边红地区,组织贵州省湄潭县优秀学生参加科普研学活动,提供专业的航空知识讲授,既开阔了当地学生的视野,激发其学习热情,又有力推动了当地教育事业的发展,展现企业的社会责任担当。
通过近三年的持续努力,我们的航空科普研学活动不仅成功激发了广大青少年对航空航天领域的浓厚兴趣,更在实践与教学中不断优化提升,形成了一个高效、反馈循环的科普教育模式。每次活动前,科普研学团队都会精心规划,从课程内容的设计、实践环节的安排到安全措施的部署,每一个细节都经过深思熟虑,确保活动既能覆盖航空科学的基础知识,又能兼顾趣味性和互动性,让参与者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成长。

长龙航空充分发挥其在航空产业中的优势,匠心独运地打造了一系列极具航空特色的科普研学项目。这些项目不仅丰富了教育形式,更深度融入了航空元素,在激发大众对航空事业的浓厚兴趣,提升公众的安全素养,尤其是青少年群体,从而在全社会范围内营造出关注民航、理解民航、尊重民航的良好氛围。